伺服编码器是一种用于测量电机转动速度或位置的装置。常见的伺服编码器有绝对式编码器和增量式编码器两种类型。
绝对式编码器指的是每个角度位置均对应着一个唯一的编码值。通常绝对式编码器包含一个轨道,上面分别标有不同的编码值。而在编码器中则包含一个旋转的编码器盘和一个固定的读数头,编码器盘每转过一定角度则可读取到对应的编码值。
绝对式编码器具备的特殊性在于可以在任意时刻读取特定位置的位置信息,而且避免因电源中断导致的位置丢失等问题。这一点在需要精准控制位置的装置中非常重要,并被广泛应用于自动化生产线、医疗设备和汽车工业等领域。
增量式编码器则是根据转动运动体在相邻时刻所经历的转角,即改变量来确定位置的一种编码方式。常见的是如正交、斜锁型等多种形式的编码器。 它通过将转动运动体转动一圈分为若干份,每份用相邻转动时刻的相位差来表示,从而确定位置。
增量式编码器的优点在于其适用范围非常广泛,包括医疗设备、机床、工业自动控制和电子产品等领域。同时使用成本相对较低,安装方便,适用性强。
伺服编码器是一种用于对电动机进行反馈控制的传感器。它通过对发射装置的旋转角度进行测量,反馈实时转速和位置数据,以确保电动机的运动精度和稳定性。
根据测量方式和类型,伺服编码器可以分为以下两种:绝对型编码器和增量型编码器。
绝对型编码器可以直接读取电机的位置信息,不需要进行原点回归,也不会因为断电而丢失位置信息。它能够精准地提供电机的位置和转角信息,具有高精度、高灵敏度、高信号重复性等特点。常见的绝对型编码器有单圈和多圈编码器。
与绝对型编码器相比,增量型编码器工作原理更为简单。它可以测量电机旋转轴上的每一圈旋转,并输出相应的脉冲信号。增量型编码器通常使用两个位相差90度的光栅来检测运动的位置。由于其结构简单,价格便宜,所以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的控制系统中。
伺服编码器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类工业自动化设备。以下是一些伺服编码器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
伺服编码器可以协同电动机和机床控制器,确保准确的加工精度和高速加工。
伺服编码器能够帮助调整印刷和包装机器的速度和位置,提高印刷质量和生产效率。
伺服编码器能够监测电动机的位置和速度,确保医疗器械的精度和安全,例如CT扫描仪,人工心脏和呼吸机等。
随着工业自动化技术和智能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伺服编码器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了解伺服编码器的类型和应用,可以帮助设计师选择合适的编码器来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